牡师故事

牡师楷模

【杏坛烛光】2025年第12期丨牡丹江师范学院省级教学名师

2025年09月10日 15:06(点击次数:)

蔡丽华,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人。2008年获批黑龙江第四届教学名师,荣获黑龙江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第一届省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奖,牡丹江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黑龙江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第一届第二届教指委委员,“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特色专业、省一流专业带头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省教学团队带头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省精品课主持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牡丹江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市优秀中青年专家;主持省级各类课题10余项,完成著作2部,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期刊和《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理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李华,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教师语言艺术”负责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2009年获批黑龙江省教学名师,牡丹江市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入库专家,校级教学督导,黑龙江省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黑龙江省教学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黑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教师语言艺术”负责人,黑龙江省研究生导学思政团队“中国语言文学”负责人。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黑龙江省模范教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黑龙江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牡丹江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中国共产党牡丹江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牡丹江市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委、黑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评委。

蔡雪,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理学博士,人事处(教师工作部)处长。2012年获批黑龙江省教学新秀,黑龙江省首届高层次人才(D类),黑龙江省第九届化学会理事会理事,Frontiers in Materials等期刊审稿人,美国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大学访问学者,黑龙江省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新秀,黑龙江省一流专业带头人,黑龙江省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卟啉酞菁类化合物等大型共轭体系在功能分子材料及器件方面的研究。曾发表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部;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0余项;目前主持省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省“双一流”学科协同创新成果项目1项。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多项奖励;获牡丹江市五一劳动奖章和牡丹江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赵祥凤,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西方语言学院院长,2015年获批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兼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外语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国家级一流专业(英语)建设点负责人、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国际人才培养基地、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英语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基地、省级虚拟教研室(英语教育课程群)、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综合改革专业(英语)及省级一流课程《美国文学》负责人。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7项;出版著作2部、教材3部、译作1部;在《当代外国文学》《Frontiers in Psychology》《黑龙江高教研究》《学术交流》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教育部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持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黑龙江哲学社会科学(外语专项)一等奖1项。获得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牡丹江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吴媛媛,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第九届教学名师,黑龙江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省优势特色学科“地方语言文学”带头人,省一流课程古代汉语负责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黑龙江汉语方言调查秘书处负责人、专家组负责人,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国家语委专项任务等各级各类项目16项,国家语委专项任务在研3项;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5部,获得省级科研奖励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杨昕卉,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20年获批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名师,学校本科教学督导。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物理学史”负责人,黑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物理学史”及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物理教学设计与实施”负责人,获评黑龙江省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1个。获得牡丹江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牡丹江市自然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2项。“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二等奖2项。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厅级项目8项,主编教材2部,获批发明专利1项。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参加“格致杯”“华夏杯”“田家炳杯”教学技能大赛获论文赛道、讲课赛道一、二、三等奖多项。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评委、吉林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评审专家。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于海英,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学学科带头人。全国第七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黑龙江省第七届特约督学,黑龙江省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梯队《乡村教育学》带头人,牡丹江市领军人才梯队《教育学》带头人。黑龙江省双一流特色学科《乡村教育学》负责人。黑龙江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负责人,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负责人,国家一流专业《小学教育》建设点负责人。主要从事农村教育、教师教育研究。近五年,出版著作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1项和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主持省级项目3项;指导大学生获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红旅项目;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专著《农村学校科学教育问题研究》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推荐为《2020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被北安小学、海林市教育体育局聘为教育教学指导专家。

张蕾,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2021年获批黑龙江省青年教学名师,物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黑龙江省研究生课程思政导学团队成员,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东北地区工作委员会委员,物理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省校级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研论文3篇,作为团队教师获批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3门,省级教学案例2个,荣获第七届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主持完成国家、省自然基金项目各1项、厅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省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高校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王岚,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理学博士,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国外访问学者,数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D类),兼任中国系统工程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委会委员、黑龙江省数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高等教育学会理事,省教学名师,省一流课程负责人,省教育评估监测专家,牡丹江市数学学科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从事不确定性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先后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主持省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及规划项目9项;参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共4项;主编省规划教材1部,获省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省高校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牡丹江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高被引论文1篇;专著1部。

孟令霞,二级教授,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生学院院长。黑龙江省模范教师,2023年获批黑龙江省教学名师。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高级俄语》负责人,省级一流专业《俄语》负责人,俄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科研团队负责人,“黄大年式”俄语教师团队负责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1篇(CSSCI期刊收录论文7篇),专著4部,译著1部,主编教材5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以及国家科技名词委重点科研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6项,主持省级教科研课题4项。科研成果获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厅局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主编《商务俄语口语》教材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俄语专业优秀教材二等奖。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金志民,生物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自贸区学院院长,生物学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首届高层次人才(D类),2024年获批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黑龙江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负责人,黑龙江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校级动物学团队负责人。牡丹江市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动物学精品课负责人,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科技进步三等奖,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牡丹江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首届教学管理奖先进个人、第一届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奖、获牡丹江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校学术委员会成员,黑龙江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实验动物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教学改革项目等项目28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及专著7部,获得国家专利3项,厅局级各类科研奖项20余项。


来源:人事处

编辑:朱晓琳

审核:陈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