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我校干部师生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凝心聚力、实干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瞄准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进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建设的强大力量。
党委书记 王志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必将对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会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聚合点,是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进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建设的强大力量,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凝心聚力、实干担当,进一步深化学校重要领域、重要环节、重要事项改革,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活力、治理能力、社会影响力,不断开创新时代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龙江实践中贡献牡师力量。
校长、党委副书记 李春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作为师范院校,我们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各项措施,持续擦亮师范教育底色,全力打造红色教育、乡村教育、国际教育特色,深化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动龙江振兴贡献牡师力量。
学生工作部部长 郑维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当前,我校也正在高质量推进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建设,蓝图已经绘就,未来鼓舞人心。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要将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关注国家发展大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改革精神,增强学生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培养更多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一份力量。
研究生学院院长 孟令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研究生学院将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开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新局面。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科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聚焦优势突破方向,实施学科“夯基培优”行动,打造一批优势特色学科,提升学科建设能力;对接我省江4567产业体系,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培育新兴交叉急需学科,推动各学科发展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创学科建设工作新局面。
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 赵天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全会公报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多措并举、系统发力、探索教育向北开放“牡师特色”新路径,面向海外高校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稳步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不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西方语言学院党委书记 佟亚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在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广阔前景。党中央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吹响了改革再启航、再深入的冲锋号。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决扛起“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用行动实践和改革成效回应国家发展新需求、人民群众新期待。
历史与文化学院党委书记 王立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鲜明的问题导向,决定了改革必须跟着问题走,哪里出现新问题,改革就跟进到哪里。作为基层党委书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调研,把改革贯穿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之中,明确职责,调动积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文化为先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为建设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贡献力量,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文学院院长 綦中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工作部署,加强汉语言文学国家一流专业、地方语言文学省级双一流特色学科、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交流基地建设,优化创意写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全力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法学院院长 李学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这既是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需要,也是在新征程上高校法治人才培养遵循的方向。法学院坚持守正创新,拓展交叉学科,发展急需专业,共建应用型课程和发挥服务社会的新文科功能,依托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立法联系点、科技小院、法律援助工作站、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和实践基地等政产学研协同发力基础上,打好中俄法学教育和理论研究的组合拳,把”教育类规定动作+法学类自选动作”的人工智能赋能落实做精,探索"法学+X"交叉学科的深度融合,以法科生人文底蕴提升,促进法学教育模式改革创新,培养具有强烈家国情怀,国家战略急需的涉外商事法治人才,传递中国法治建设成效和声音。
教务处副处长 李殿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谱写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重大战略部署,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提出新部署、新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会“六个坚持”和“七个聚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五育”并举,落实“以本为本”,推进数智教育新进程,创造教育新质生产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扎根边疆、躬耕不辍,以踔厉奋发之姿、加快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挥守正创新之笔、绘就新时代立德树人“牡师”篇章。
团委副书记 赵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将明确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引领作用,带领牡师青年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不断增强青年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青年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号召青年敢于做先锋,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牡师学子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 张荣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突出强调了教育、科技和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目前,学校正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高质量推进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建设,外语学科作为全校师资力量雄厚,研究生培养规模最大的学科,将在夯实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二级学科,全面深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对标新文科的建设要求,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复语型外语人才。
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 姜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发展的目标。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更要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以“国之所需”锚定“教之所向”,努力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教师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服务为抓手,为学生提供更多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要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发展战略,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创新理论,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鉴往知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师范人的光和热。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 王林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学生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党纪学习教育,以“科创物电党旗红”党建品牌为育人引擎,引领物电学子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坚定信仰塑造灵魂,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培养高质量理工科人才、推进学校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建设添砖加瓦。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 王俊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生培养成报效祖国的“行动派”“实干家”“奋斗者”,使他们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激发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汇聚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张文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研究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时刻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姿态,发挥好学生干部的重要带头作用,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和核心要义,不断提升自身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在不懈奋斗中深刻践行“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誓言。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本科生 黄金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令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物理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我深刻体会到所学专业的广阔应用前景。作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在院风建设、志愿活动、服务同学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夯实学科基础,提升专业本领,以实际行动响应学校高水平建设的号召,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