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全省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师生读书行动,不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一批批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阅读先锋,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深刻内涵。本专题将带您走近这些校园读书标兵,与他们共同感受读书赋予青年成长的智慧力量。本期介绍:张显泽、宁梓杉、藏天一、崔欣悦、孙鸣宏。

张显泽
2022级数学科学学院
张显泽,2022级数学科学学院金融数学专业本科生。中共党员,现任班级学习委员。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二等优秀奖学金、2023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全国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黑龙江赛区二等奖、202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网络挑战赛三等奖等,累计十五项各级各类奖项。2024年获批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项目。
阅读感悟:通过阅读能带来显著的个人成长转变。阅读经典著作与专业书籍,可拓宽知识边界,构建系统化思维,助力学业精进;涉猎多元题材,能打破认知局限,提升批判性思考与分析能力;沉浸于文字世界,能舒缓压力、滋养心灵,塑造沉稳平和的心态。同时,阅读积累的知识与感悟,也将内化为独特气质与精神内核,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宁梓杉
2022级西方语言学院
宁梓杉,2022级西方语言学院英语(师范)专业本科生。曾任学校广播事业部双语节目负责人,现任班级组织委员。曾获全国高师职业技能大赛国家二级一等奖、全国高师技能大赛一级国家二等奖、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省级三等奖、牡丹江市党史翻译大赛市级二等奖。专业成绩位列学院前十名。
阅读感悟:我始终认为阅读是成长的隐秘通道,从《平凡的世界》中汲取奋斗力量,在《人类简史》里重塑认知维度,于《原则》中搭建思维框架——阅读像一把钥匙,不断为我打开新的认知之门。我用主题式阅读深挖领域,以思维导图梳理脉络,扉页的批注里藏着思想的成长轨迹。书页间不仅有别人的故事,更有自我对话的镜像。阅读不是囤积知识,而是让不同的思想在心里生长出绿洲。那些被文字浸润的时光,终会沉淀成面对世界的底气与眼界。

藏天一
2023级 应用英语学院
藏天一,2023级应用英语学院翻译专业(英语笔译)研究生。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校级二等奖、2024“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英语组笔译赛项校赛银奖、全国大学生Catti杯翻译大赛初赛三等奖、安徽省天柱山翻译大赛初赛三等奖。
阅读感悟:我热爱读书,我认为读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情感的熏陶,生活的体验。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广泛涉猎多语言类型的书籍,既包括中文图书,也涵盖大量外文原版书,尤其以儿童文学、非虚构作品与经典文学为主。这不仅贴合我的专业需要,也满足了我对异国文化的好奇心。

崔欣悦
2024级 文学院
崔欣悦,2024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现任班级心理委员。在2024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获年级排名第一。曾荣获图书馆“读书标兵”称号、“寝室风采大赛”三等奖、素描考级三级及写生优秀奖。加入乃寅写作班,致力于甘肃省线上支教。
阅读感悟:最近除了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我还观看了由余华、莫言、欧阳江河、西川等参与的综艺《我在岛屿读书》,感触颇深。一座小岛、一间陈列着各式书籍的小木屋,一群爱读书写作的人在此邂逅相处,节目以慢节奏传递的阅读氛围,让我真切意识到:与某些书籍的相遇恰似一场修行,而当我们与书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同频共振时,正是被文字的力量深深击中的时刻。

孙鸣宏
2022级美术与设计学院
孙鸣宏,2022级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本科生。曾获校“三笔字”大赛毛笔组一等奖、粉笔字组二等奖、“兴业杯”朗读者大赛纪念奖。
阅读感悟:二十岁前,我在短视频碎片里寻找答案,越刷越焦虑。直到在地铁上读完《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在破窑洞旁捧书的身影才点醒我:迷茫时该沉静读书,而非沉迷于虚拟世界。试着每天读半小时,改变悄然发生。《活着》中福贵流泪后,面对刁难能心平气和。《人类简史》让我明白自己如演化长河中的水滴,得失变得轻盈。书页磨去急躁,如今我包里常备书,碎片时间成了与文字相遇的惊喜。我并非学霸,但读书却给了我一双能穿透生活褶皱的眼睛。每个故事都在传递这样的信念:世界辽阔无垠,眼前的烦恼不过是被书签定格的一页,翻过去,前方就是星辰大海。
来源:图书馆
编辑:朱晓琳
审核:陈晓东